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果穗期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技术要求,包括防治策略、药剂选择、施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玉米种植区果穗期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ll Armyworm Control in Corn Ear Stage (TGDP 033-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实施TGDP 033-2021《玉米果穗期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灵活性并优化流程:
1. 监测技术的多样化: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性诱剂诱捕器、黄板诱杀以及无人机低空巡查等。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效率。
2. 精准施药策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数据库,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制定精准施药计划。当害虫密度达到经济阈值时才进行干预,避免盲目用药造成资源浪费。
3. 生物防治措施强化:推广使用寄生蜂、捕食螨等天敌昆虫以及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形成以生物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体系。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依赖度,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4. 田间管理优化:通过合理密植、适时灌溉施肥等方式增强玉米自身抗逆能力;同时清理田间杂草,破坏害虫栖息环境。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病虫害压力,间接降低防控成本。
5. 培训与指导服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农户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巧。此外还可以设立咨询热线或在线服务平台,及时解答农民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6. 应急预案准备:针对突发性强降雨、干旱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引发的草地贪夜蛾爆发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包括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及响应机制等内容,以便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7. 持续改进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各方意见,对现有防控方案进行评估调整。鼓励科研机构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途径,可以在保障玉米产量安全的同时,实现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高效低成本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