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地贪夜蛾人工养殖的环境条件、饲养设备、饲料配制、饲养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人工养殖及相关科学研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Rearing of Fall Armyw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草地贪夜蛾人工养殖技术规程(TGDP 029-2021)为该害虫的人工繁育提供了标准化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灵活性并优化流程:
1. 饲料选择的多样性:规程中建议使用玉米粉、豆粕等基础饲料,但可以根据当地资源情况调整配方。例如,引入本地杂粮或废弃农作物作为补充原料,既能降低饲料成本,又能适应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
2. 温湿度控制的动态管理:规程对温湿度有严格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分区管理的方式。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草地贪夜蛾,设置不同的温湿度区间,以更精准地满足其生长需求,同时减少能源消耗。
3. 设备使用的创新应用:规程提到需配备特定的养殖设备,如恒温箱和通风装置。可以通过技术改造现有设备,比如利用太阳能加热系统替代传统电热设备,既环保又经济。
4. 病虫害防控的预防为主:规程强调定期检查和消毒,但应注重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通过引入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避免大规模感染。
5. 人员培训与分工协作:规程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可以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减少人为失误。
6. 废弃物循环利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排泄物及残余饲料,可以探索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燃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进一步降低成本。
通过上述方法,在遵循规程的基础上,灵活调整策略,优化工作流程,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