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用矿化滤芯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额定流量不大于3000升/小时的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用矿化滤芯。
Title: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 Potable Water Treatment Devices with Mineralization Cartrid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7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AHIEM 133-2024中关于矿化功能的新要求解析》
在TNAHIEM 133-2024标准中,对于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用矿化滤芯的矿化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更注重对矿化效果的具体量化,以及对矿化材料安全性的严格把控。
首先,在矿化效果方面,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矿化滤芯应使出水中钙离子浓度不低于5mg/L,并且pH值提升幅度需控制在0.3以内。这意味着生产企业需要精确调整滤芯中的矿化材料配比,确保出水既能满足人体对矿物质的需求,又不会因pH值变化过大而影响口感。企业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测试,逐步优化滤芯配方,确保其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稳定表现。
其次,关于矿化材料的安全性,新版标准要求所有接触饮用水的矿化材料必须通过毒理学评估,确保无有害物质析出。这要求企业在选用矿化材料时,不仅要关注其矿化性能,还要严格筛选原材料来源,确保符合食品级标准。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材料检测体系,定期对成品进行抽检,以验证其安全性是否持续达标。
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矿化滤芯使用寿命的评估要求。企业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设定滤芯更换周期,并提供明确的使用说明。这不仅有助于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也能避免因长期使用导致的水质问题。
综上所述,TNAHIEM 133-2024标准通过细化矿化效果、强化材料安全性和完善使用寿命评估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矿化滤芯的质量要求。企业应积极适应这些新要求,从技术研发到生产管理进行全面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