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单丛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单丛茶的加工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TEA 003-2020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uangdong Dancong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广东单丛茶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乌龙茶,其加工工艺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TTEA 003-2020 广东单丛茶加工技术规程》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指导,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优化空间。以下从工艺灵活性、流程改进和成本控制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在萎凋环节,传统做法是固定萎凋时间和环境条件,但可根据天气状况适当调整。例如,在晴朗干燥时缩短自然萎凋时间,而在潮湿阴雨天则延长机械辅助萎凋时间,这样既能保证鲜叶适度失水又能避免过度发酵。同时,利用智能化设备监测鲜叶含水量及叶态变化,实现精准调控,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能耗。
做青阶段是决定单丛茶香气的关键步骤,可探索多段式做青法。通过将重摇青与轻晾青交替进行,既能促进香气物质形成又能防止叶片损伤过重。此外,根据不同品种特性设定个性化做青参数,如对香气浓郁型品种适当增加摇青次数,而对滋味醇厚型品种则减少摇青强度,这种差异化处理有助于提升成品茶的独特性。
烘焙过程中的温度与时间设置同样存在优化余地。采用分段式烘焙策略,先低温慢烘去除多余水分,再中温定香锁定风味特征,最后高温提香强化层次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在线检测技术实时监控含水率及色泽变化,确保每批次产品均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合理安排连续批次间的烘焙间隔,充分利用余热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包装贮藏环节也不容忽视。建议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包装规格,并选用环保可降解材料以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在仓储管理上,建立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确保恒温恒湿环境,延长茶叶保质期并保持良好口感。
综上所述,《TTEA 003-2020》虽为规范性文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原料特性和市场导向等因素,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挖掘潜在价值,从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