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少年无屏编程能力的基本要求、能力等级划分及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少年无屏编程能力的培养、评估及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
Title: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for Screenless Programming Skills of Teenag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少年无屏编程能力要求与评定标准(TWHHLW 171-2024)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其中,关于“无屏编程基础概念理解”的部分改动尤为显著。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对青少年编程教育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体现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关注。
以“无屏编程基础概念理解”为例,新版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对算法逻辑思维的初步认识。例如,增加了对循环结构简单应用的要求。在旧版标准里,这部分内容较为笼统,仅提到需要了解基本的程序流程控制,但没有具体指出如何实施教学或评估学生掌握情况。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指出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性任务来引导学生体验循环的概念,比如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重复动作(如打扫房间、整理书桌等),让学生通过口头描述或者图画展示的方式表达这些重复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于循环结构的基本认知。
这种改变实际上为教师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教学指导方向。以往,很多老师可能会觉得教授抽象的编程概念比较困难,尤其是在没有屏幕界面辅助的情况下。然而,通过将编程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之中,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复杂的编程理念。此外,这也促进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因为涉及到的任务往往需要结合数学、语言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完成。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习上。例如,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某项家务活,并且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步骤,然后分享给大家。这样的活动既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技巧,又能在不知不觉间让他们接触到编程的核心要素——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规划。
总之,《青少年无屏编程能力要求与评定》(TWHHLW 171-2024)通过对具体条目的细化和完善,为我们开展高质量的编程教育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特别是对于“无屏编程基础概念理解”这一部分的新规定,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道路,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