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岩溶塌陷防治工程勘查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岩溶塌陷防治工程的勘查工作。
Title: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Karst Subsiden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岩溶塌陷防治工程勘查规范》(TCAGHP 076-2020)作为行业的重要技术标准,为岩溶塌陷防治工程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平衡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是关键问题。
首先,在勘察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质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勘探工作。例如,通过查阅历史钻探记录和地形地貌信息,合理规划现场勘查点位布局,避免盲目布设过多的勘探孔。同时,采用物探手段如高密度电法或瞬变电磁法等非侵入式方法先行探测地下情况,再根据结果调整后续钻探方案,这样既能保证数据准确性又能节省开支。
其次,在设计环节,应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技术措施。对于规模较小且危害程度较低的塌陷区,可优先考虑植被恢复、排水系统优化等经济环保的方法;而对于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的情况,则应结合具体条件优选性价比高的方案,比如使用土钉墙支护代替传统的灌浆加固等传统方式。此外,还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沟通协作,确保设计方案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再者,在施工过程中,强化过程控制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同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另外,还应注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安全事故导致额外费用增加。
最后,在后期维护方面,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对已完成治理区域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这不仅有助于延长工程使用寿命,还能有效规避因疏忽大意引发的二次灾害风险。
综上所述,《岩溶塌陷防治工程勘查规范》(TCAGHP 076-2020)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要实现高效运作还需从多角度入手挖掘潜力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合理利用已有资源、灵活调整实施策略以及持续改进管理水平等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