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治理中锚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设计方法和施工图设计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各类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锚固工程设计及相关工作。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Geohazard Control Anchorage Engineering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GHP 073-2020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试行)作为行业技术指导文件,为锚固工程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框架。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灵活执行规范、优化工作流程和控制成本,可以显著提升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率。
首先,在规范的执行上,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锚固参数。例如,对于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的区域,可以适当减少锚杆数量或降低锚固深度,同时确保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选择合适的锚固材料和技术方案也是关键。比如,在软弱地层中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而在硬岩中则可选用端头锚固型锚杆,这样既能满足设计需求又能节约成本。
其次,在流程优化方面,可以通过引入BIM技术实现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管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在项目初期就对整个工程进行三维建模,从而更直观地分析锚固点位布置合理性,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建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确每道工序的操作步骤及质量验收标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
最后,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应加强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管控。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谈判议价获得最优价格;同时注意库存管理避免因积压造成浪费;并且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学习新材料新工艺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此外,还可以考虑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完成,这样不仅能够减轻自身负担还能借助外部资源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TCAGHP 073-2020地质灾害治理锚固工程设计规范》(试行)虽然规定了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灵活性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利用,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总体投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