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泥石流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bris Flow Contro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泥石流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TCAGHP 061-2019)作为行业重要的技术指导文件,为泥石流防治工程提供了系统的施工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合理利用该规范中的灵活性条款,能够有效优化施工流程并降低项目成本。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可以适当放宽范围。规范中对于防护网、拦挡坝等关键部件的材质有明确要求,但并未限定唯一选项。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当地资源情况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比如使用本地生产的钢材或采用新型复合材料代替传统金属构件,这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大幅减少采购成本。
其次,在施工工艺方面存在较大的调整余地。规范中提到的锚固深度、网格间距等参数通常设定了一个区间值,而不是固定数值。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地质条件进行科学计算后确定最优方案,避免盲目遵循最高标准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在土质较为稳定的区域适当减小锚杆长度,不仅能满足安全需求还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再者,关于监测系统部署也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虽然规范强调了实时监控的重要性,但对于某些中小型项目而言,完全依赖高端设备可能并不经济合理。可以通过建立简易观测点结合人工巡查的方式实现初步预警功能,在确保基本防护效果的同时控制开支。
此外,在应急预案制定环节也具备一定创新潜力。规范中虽列出了常见应对措施,但并未强制统一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经验和实际情况设计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计划,比如组建多支专业队伍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灾害处置任务,提高响应效率的同时降低协调难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培训机制建设方面同样充满机遇。尽管规范对人员资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并未限制具体的培养途径。建议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定制化培训课程,既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又促进了技术传承,最终达到双赢目的。
综上所述,《泥石流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TCAGHP 061-2019)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框架,同时也预留了许多可供探索的空间。只要善于把握其中蕴含的机会,并结合具体项目特点加以灵活运用,就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成本的最大化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