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大米第3部分稻谷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地区稻谷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控制。
Title:Jiangsu Rice - Part 3: Paddy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江苏大米TJSLX001.3-2018标准第3部分聚焦于稻谷的质量要求,为确保稻谷品质提供了规范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探索以下弹性空间以优化流程并降低运营成本:
一、原料采购环节
1. 灵活选择供应商:根据季节变化和市场供应情况,合理调整采购策略,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优质稻谷供应商。
2. 质量检测自主化: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企业可建立内部快速检测机制,减少对外部检测机构的依赖。
二、仓储管理阶段
1. 温湿度控制优化: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精准调控,避免过度使用空调或除湿设备造成的能源浪费。
2. 储存方式创新:尝试采用新型储粮技术如气调储藏法,在保证稻谷品质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三、加工生产过程
1.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延长使用寿命,减少频繁更换设备带来的额外支出。
2. 工艺参数调整:依据不同品种稻谷特性适当调整碾磨程度等工艺参数,既符合标准又能提高成品率。
四、物流配送体系
1. 运输方式选择:结合订单规模及目的地远近等因素灵活决定运输工具类型,比如短途可选用经济型货车代替大型车辆。
2. 包装材料改进:寻找质量相当但价格更低廉的包装材料替代品,并且注重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工作。
五、质量管理措施
1. 内部审核频率设定:根据自身管理水平以及过往经验来确定适宜的内部审核周期,避免过于频繁而增加人力成本。
2. 员工培训计划制定:针对新入职人员开展集中式岗前培训;对于老员工则侧重于持续性技能提升培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落实TJSLX001.3-2018标准要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灵活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