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茬麦生产中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稻茬麦种植过程中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的指导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ucing Chemical Pesticide Use and Enhancing Efficiency in Wheat after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JAASS 1-2021稻茬麦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规程》是指导稻茬麦生产中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的重要依据。该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优化空间,通过合理调整可以实现流程优化与成本降低。
首先,在药剂选择上,可以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抗药性监测结果,灵活选用高效低毒的替代产品。例如,对于某些地区常见的蚜虫危害,可以选择新型吡虫啉类药剂代替传统有机磷类药物,这类药剂不仅效果更好,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要重视多种药剂的复配使用,通过科学配比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减少单一用药量。
其次,在施药方式上,应积极推广现代精准施药技术。比如采用无人机喷洒或静电喷雾器等先进设备,提高药液覆盖率和附着率,降低飘失浪费。此外,结合田间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施药时间与次数,避免盲目增加用药频次。特别是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这两个关键时期,要根据天气状况和病虫害发展动态灵活调整施药策略。
再者,在配套措施方面,要加强农业生态调控。通过合理轮作倒茬、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自身抗逆能力。同时,利用天敌昆虫和物理诱杀手段作为化学防治的补充,构建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这些措施不仅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还能提升整体防控效果。
最后,在操作管理层面,要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确保每一块田地的用药情况都有据可查。定期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决策过程,听取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建议,共同探索适合本地条件的最佳实践方案。
综上所述,《TJAASS 1-2021稻茬麦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规程》为稻茬麦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