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袋泡代用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袋泡代用茶。
Title:TCTSS 17-2020 Bagged Herbal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袋泡代用茶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细分领域,其标准化生产对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TCTSS 17-2020《袋泡代用茶》标准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探索更多灵活执行的空间,以实现流程优化和成本降低。
首先,企业在原料选择上可以根据标准要求和产品定位,合理调整原辅料的配比。例如,对于一些功能性较强的原料,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确定最佳添加量,既能满足标准中的感官指标,又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利用不同产地、品种的原料特性进行搭配,既保证了产品的风味独特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其次,在生产工艺环节,企业应注重工艺参数的灵活调整。标准中规定的加工条件是基于通用情况制定的最低要求,企业可根据生产设备的实际能力适当优化工艺流程。比如,通过改进包装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单次操作的时间损耗;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提高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产量。
再者,关于检验检测方面,企业可以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检验频次和项目。标准中列出了多项必检项目,但并非所有批次都需要进行全面检测。企业可以根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度以及外部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适当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将资源集中于关键环节的监控上。
此外,对于标签标识部分,企业应充分利用文字表达的空间,设计既合规又吸引消费者的包装形式。例如,通过创新性的版面布局或使用环保材料来增强视觉效果,既能满足法规要求,又能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企业还应该密切关注标准的修订动态和技术进步趋势,及时更新自身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在严格遵守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