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昭平红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场所要求、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昭平红茶的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of Zhaoping Black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昭平红茶加工技术规范》(TZPCY 002-2020)作为指导昭平红茶生产的重要标准,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供了明确指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调整部分环节来实现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
首先,在萎凋阶段,可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摊放厚度和时间。晴天时可以薄摊以加快水分蒸发,而在阴雨天气则需增加摊放厚度并延长萎凋时间,这样既能保证萎凋效果又能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在揉捻过程中,应根据茶叶品种及鲜叶老嫩程度合理设置压力与时间。对于较嫩的鲜叶,采用轻压短揉的方式;而对于较为粗老的叶片,则需要加大压力并适当延长揉捻时间。这种差异化处理不仅能够提高揉捻效率,还能避免过度揉捻导致的品质下降。
发酵环节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步骤之一。在此期间,可通过监控环境温度湿度变化来动态调节发酵箱内条件。例如,在气温较高时降低湿度设置,在空气干燥时则略微提升湿度值,从而确保发酵均匀且稳定。
干燥工序同样存在优化空间。传统上采用烘干机进行连续作业,但若结合自然晾晒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电力资源。具体做法是在初干阶段使用机械快速脱水,随后将半成品放置于通风良好的场所自然风干至最终含水量达标为止。
此外,还应注意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更换磨损部件,这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也能有效防止因故障停机造成的损失。
通过上述方法,在遵循TZPCY 002-2020的基础上,企业能够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流程以及更低廉的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