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绒螯蟹“诚信渔公”一龄蟹种池塘养殖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中华绒螯蟹一龄蟹种的池塘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ond Culture of One-year-old Crab Seed of Eriocheir sinensis \"Chengxin Yugu\"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华绒螯蟹“诚信渔公”一龄蟹种池塘养殖是近年来水产养殖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根据TKYO 002-2020标准,该规程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灵活执行规程、优化养殖流程并降低养殖成本。
首先,在放养环节上,规程要求严格控制蟹苗质量及放养密度。然而,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调整放养密度。例如,在水体交换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度提高放养密度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但需注意定期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溶氧量和氨氮水平达标。此外,选择优质蟹苗的同时,也可考虑本地化育苗,减少运输成本。
其次,在饲料投喂方面,规程建议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天然饵料。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天气变化、螃蟹生长阶段以及健康状况灵活调整饲料种类与投喂量。例如,在高温季节可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比例,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投喂记录系统,可以精确掌握投喂量,避免浪费。
再者,日常管理中的巡塘工作至关重要。规程强调每日早晚巡塘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巡塘频率。比如,在稳定期可适当延长巡塘间隔时间,集中精力处理突发事件或进行水质检测等关键任务。另外,利用现代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水质参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最后,在病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养殖户应当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于常见疾病如纤毛虫病等,可以通过定期换水、改良底质等方式加以预防,尽量减少药物使用。如果确需用药,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做好休药期管理,确保产品安全。
综上所述,尽管TKYO 002-2020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养殖技术规范,但养殖户仍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规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寻求降本增效的新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践,定能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