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机械带状整地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区的林业、农业土地整治及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机械带状整地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cal Belt Land Preparation in Subtropical Low Mountain and Hilly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机械带状整地技术规程TCSF 005-2020》作为指导该区域机械带状整地工作的权威文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造林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规程仍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弹性空间,以实现更灵活的执行方式、优化作业流程并降低整体成本。
首先,在设备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规程虽然规定了适宜的机械设备类型,但并未限定具体品牌或型号。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植被状况以及经济条件,合理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或进口设备。例如,在坡度较缓且土层深厚的区域,可优先选用履带式挖掘机,其稳定性强且适应性广;而对于坡度陡峭的小块地,则更适合使用小型轮式推土机,便于操作和转移。
其次,在施工工艺方面也留有调整余地。规程建议的带状整地宽度一般为1米至3米之间,深度在0.4米至0.6米范围内。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树种特性及生长需求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对于深根系的大乔木,适当增加沟槽深度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而浅根性的灌木类植物,则可减少开挖深度,避免过度扰动土壤结构。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混合模式,即在同一地块内部分区域按照常规宽度施工,另一部分则采取宽幅处理,形成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再者,在资源配置环节同样存在优化潜力。规程强调要确保足够的劳动力和技术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固定不变的人力配置。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整合资源,将分散的土地承包户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整地任务,既降低了单个农户的投资风险,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航拍测绘、GPS定位导航等辅助工具,可以精准规划作业路线,减少重复劳动和材料浪费,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支出。
最后,在后期维护管理阶段也需注重创新思维的应用。规程指出要定期检查维护已完工的带状整地工程,但并未明确具体的频率和方法。建议根据季节变化制定差异化的养护计划:雨季来临前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防止积水导致土壤流失;旱季时则需关注保湿措施,通过铺设覆盖物等方式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另外,鼓励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如种植固氮植物、施用有机肥料等手段改良土壤肥力,不仅能够提升造林成活率,还能创造额外收益。
综上所述,《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机械带状整地技术规程TCSF 005-2020》为我们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框架指引,但要想真正发挥其最大效能还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实践路径。通过灵活调整设备选型、优化工艺参数、整合社会资源以及强化后续管护,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还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投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