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泡菜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清洗、切分、腌制、调味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鲜食泡菜。
Title:Standard for Fresh Pickled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鲜食泡菜的新旧标准差异解析——以发酵温度要求为例
在THBCERI 018-2024《鲜食泡菜》标准中,与旧版相比,发酵温度的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改变对于生产者和监管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对发酵温度的规定较为宽泛,通常设定在一个较大的区间内,比如10℃至30℃。这样的规定给予生产者较大的灵活性,但也带来了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不同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发酵温度,导致产品口感、色泽等存在差异,影响了产品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而在新版标准中,发酵温度被明确规定为18℃至25℃。这一更具体的温度范围不仅有助于确保泡菜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生产,还能够有效控制微生物活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例如,在较低温度下(如低于18℃),乳酸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可能导致发酵不完全,影响产品的酸度和风味;而在高于25℃的情况下,杂菌生长速度加快,可能产生不良代谢产物,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新规定,生产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应配备精确的温控系统,确保发酵环境温度始终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其次,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定期检测发酵罐内的温度,并做好记录。此外,还应该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原料投放时间和批次安排,以适应不同季节的自然温度条件。
通过严格执行新版标准中关于发酵温度的要求,可以有效提升鲜食泡菜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