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液净化室内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防控的基本要求、人员管理、环境与设备管理、操作流程及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开展血液净化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Standar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n Hemodialysis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血液净化室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场所,由于患者免疫力较低且常需多人在同一空间内接受治疗,这使得该环境成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为了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在血液净化室内的传播风险,TZSA 41-2020《血液净化室内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的防控规范》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首先,规范强调了预检分诊的重要性。所有进入血液净化室的患者和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及流行病学史询问。一旦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应立即引导至发热门诊进一步检查,并做好登记上报工作。此外,对于新入院患者,还应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完成核酸检测或其他必要的筛查措施。
其次,在日常管理方面,血液净化室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期开窗换气,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流通。同时,合理安排透析班次,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每位患者的座位间隔不得少于1米,并且应当固定座位,以便追踪接触史。医护人员也应严格遵守防护措施,在接触患者前后均需彻底洗手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对于环境清洁消毒,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物体表面如床栏、扶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每天至少清洁两次,并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则应每日清扫并用湿式拖把清洁;卫生间则需要加强清洁频率,保证无异味且干燥。医疗废物处理同样不可忽视,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等锐器须立即放入防刺穿容器中密封存放,并及时转运至指定地点处置。
在应急响应环节,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患者隔离于单独房间内,并通知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此同时,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应的医学观察措施,确保整个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总之,《血液净化室内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的防控规范》从多个维度为保障血液净化室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护医患双方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