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助力车用锂离子电池组集中充电场所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场所设计与建设要求、设备设施要求、运营管理要求及安全应急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电动助力车用锂离子电池组集中充电场所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Centralized Charging Sites of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for Electric-Assisted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AS 0001-2020《电动助力车用锂离子电池组集中充电场所管理要求》是一项专门针对电动助力车锂电池集中充电场所的安全管理规范。该标准的出台旨在减少因不当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集中充电场所的基本要求。充电场所应具备独立的空间,不得与其他功能区混用,并且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热量积聚。此外,还要求充电区域必须安装烟雾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以便在火灾初期及时发现并控制火情。
其次,在电气安全方面,标准规定了电源线路的设计与安装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电路稳定可靠。每个充电位都应当配备过载保护设备以及短路保护措施,同时建议采用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座。对于多台设备同时工作的场景,则要求对总配电箱进行分路设计,避免因单点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或火灾。
再者,关于消防设施配置,除了基本的灭火器材外,还鼓励设置视频监控系统来记录日常运营情况,便于事后追溯分析事故原因。同时强调定期检查维护所有消防设施,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最后,本标准特别注重人员培训教育环节。要求管理者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及相关操作规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当发生紧急状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疏散人群,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扑救初期火灾。
总之,《电动助力车用锂离子电池组集中充电场所管理要求》通过从选址规划到具体实施细节全方位覆盖了安全管理要点,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充电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各地相关部门及企业单位应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