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片茶机械化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设备要求、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及产品追溯。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绿片茶的机械化加工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cessing of Green Flaked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JNJ 0009-2020《绿片茶机械化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绿片茶的机械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技术要求。
在鲜叶处理环节,标准要求采摘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天采收导致茶叶含水量过高。采摘后的鲜叶需及时摊放,摊放厚度控制在5-10厘米之间,以保证适度萎凋。萎凋时间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调整,但一般不超过8小时,期间要定期翻动以促进均匀失水。
杀青是绿片茶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推荐使用滚筒式杀青机或微波杀青设备,确保杀青温度达到200℃以上,时间为30-60秒。杀青过程中要保持连续进料,防止茶叶堆积造成受热不均。杀青完成后,茶叶应迅速冷却至室温,以锁住香气和色泽。
揉捻工序采用机械揉捻机完成,压力大小和时间长短需依据茶叶种类灵活调整。通常情况下,初揉时间为10-15分钟,复揉则为5-10分钟。揉捻后需解块筛分,将成条率不足的茶叶重新投入揉捻机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干燥阶段可选用热风烘干机或滚筒干燥机。干燥温度设定在100-120℃之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干燥至含水量降至30%左右,第二次干燥至最终水分含量不超过7%。干燥过程中要不断翻动茶叶,确保受热均匀且不焦糊。
最后,在包装环节,标准强调所有接触茶叶的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包装前应对成品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包括感官品质、理化指标以及微生物限量等项目,确保产品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这项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绿片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