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云纱晒莨场地的选址、设计、建设要求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香云纱晒莨场地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Xiangyunsha Sun-drying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香云纱晒莨工艺是岭南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生产环节需要特定的场地条件。《TXYSA 2-2024 香云纱晒莨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对这一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晾晒区域设置”的变化,为从业者提供具体应用建议。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晾晒区域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应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并未量化具体的面积要求。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平方米坯绸所需对应的晾晒面积,并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分为A、B两类区划。A类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每平方米坯绸需配置不低于1.5平方米的晾晒面积,而B类区域(如粤西沿海)则为1.2平方米。此改动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旨在确保晾晒效果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
实际操作时,企业应首先评估自身所在区域属于哪一类区划,再结合年度生产计划计算所需的晾晒总面积。例如,一家位于A类区域的企业预计年加工3万米坯绸,则其晾晒区总面积至少应达到4.5万平方米。此外,在布局晾晒区域时还需考虑风向因素,合理规划通道宽度以促进空气流通,从而提高干燥效率并减少次品率。
通过这样的细化调整,新版标准不仅提升了执行的可操作性,也为香云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