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支持北斗的移动通信终端在控制面协议一致性方面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支持北斗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研发、生产和检测。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Supporting BeiDou - Part 2: Control Plane Protocol Conform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TAF 075.2-2020《支持北斗的移动通信终端定位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第2部分:控制面协议一致性》中,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支持北斗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在控制面协议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以下是基于该标准的一些关键点分析:
技术要求
1. 协议一致性
- 终端需要与网络侧保持协议一致性,确保在不同场景下能够正确解析和响应来自基站的控制信令。
- 包括但不限于位置更新、业务请求等过程中的消息格式、参数设置以及状态迁移。
2. 北斗定位能力
- 要求终端具备接收并处理北斗卫星信号的能力,以实现精准的位置信息获取。
- 对于多模定位(如同时使用GPS与北斗),需保证各系统间的无缝切换和平滑运行。
3. 安全性保障
- 在传输敏感数据时,必须采用加密算法保护用户隐私及通信安全。
- 需要符合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4. 兼容性测试
- 测试终端是否可以与其他品牌或型号的设备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
- 确保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测试方法
1. 功能验证
- 检查终端能否按照预期完成特定的功能任务,比如紧急呼叫定位、地理围栏提醒等。
2. 性能评估
- 测量终端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延迟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3. 协议符合度检查
- 使用专门的工具模拟基站行为,观察终端对标准规定的各种命令做出的反应是否准确无误。
4. 环境适应性试验
- 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高温、低温、潮湿等)运行终端,并记录其表现。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支持北斗的移动通信终端定位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第2部分:控制面协议一致性》不仅强调了技术层面的要求,还非常重视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对于促进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研发方向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