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春茶第3部分: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加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绿春茶红茶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Title:LCCX002.3-2020 Green Chun Tea - Part 3: Black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春红茶是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其品质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TLCCX LCCX002.3-2020《绿春茶 第3部分:红茶》标准由绿春县相关部门制定,旨在规范绿春红茶的生产、加工和质量要求,确保产品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绿春县及其周边地区生产的红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两大类。标准规定了这些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绿春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术语的具体含义。“绿春红茶”是指以绿春县及周边地区的适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红茶产品。“工夫红茶”强调的是制作工艺精细,条索紧结匀整;而“红碎茶”则以其颗粒状或碎片状形态区别于工夫红茶。
三、产品分类
根据茶叶形状和加工方式的不同,绿春红茶被分为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两大类。其中,工夫红茶又可根据等级进一步细分,如特级、一级、二级等;红碎茶则依据颗粒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
四、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
用于生产绿春红茶的鲜叶必须来自绿春县及周边地区的适制品种茶树,并且符合相关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确保无污染、无公害。
# 感官指标
- 色泽:汤色红亮,叶底匀整。
- 香气:具有浓郁持久的花果香或其他特征性香气。
- 滋味:醇厚甘甜,回味悠长。
- 外观: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
# 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6.5%
- 灰分含量≤7.0%
- 茶多酚含量≥12%
- 咖啡碱含量≥2.5%
# 卫生指标
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检出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五、试验方法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上述技术要求,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例如:
- 使用高精度电子天平称量样品重量;
- 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含量;
- 通过感官审评小组对茶叶的外观、汤色、香气、滋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检验规则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需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抽取代表性样品,并按照本标准的各项指标逐一检验。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要求时,才能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对于不合格项,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七、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
产品外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地址、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附加绿色食品认证标志或其他质量认证标识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 包装
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袋或铁罐作为内包装,并在外层加贴防潮纸箱保护。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避免任何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发生。
#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剧烈震动造成破损。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并采取遮阳防晒措施保持适宜温度湿度环境。
# 贮存
成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且远离热源的地方,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温度不超过25℃。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处理过期变质商品以免影响整体销售形象。
综上所述,《绿春茶 第3部分:红茶》(TLCCX LCCX002.3-2020) 标准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绿春红茶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有助于提升当地红茶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