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管网修复用内衬聚乙烯管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内衬聚乙烯管材。
Title:Pipeline Rehabilitation Inner Lining Polyethylene Pipe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管网修复用内衬聚乙烯管材标准解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对老旧管网的修复和更新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TZZB 1917-2020《管网修复用内衬聚乙烯管材》应运而生,该标准为内衬聚乙烯管材的设计、生产、检测及应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依据。本文将从标准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和相关术语定义。适用于采用热熔连接或机械连接方式,作为供水、排水等管道系统修复内衬使用的聚乙烯管材。同时,标准对“内衬管”、“承压内衬管”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清晰界定,确保行业内对于产品属性和技术指标有统一认知。这种严谨的术语定义有助于减少因理解偏差引发的质量争议,为后续生产和施工环节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在技术要求方面,TZZB 1917-2020从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卫生安全性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严格规范。例如,内衬管的纵向回缩率不得超过3%,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管材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表现;静液压强度测试则模拟了长期使用条件下管材承受压力的能力,要求在特定温度下保持无破裂状态至少100小时。此外,针对饮用水输送用途的承压内衬管,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卫生安全性,规定需符合GB/T 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的要求,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也满足了现代工程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追求。
再者,标准中关于试验方法的部分同样值得重视。它详细描述了拉伸屈服强度测定、断裂伸长率计算、冲击性能评估等一系列检测流程,并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标准仪器设备。这不仅保证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也为生产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了明确指导。同时,标准还鼓励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伤、X射线检测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
最后,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TZZB 1917-2020的发布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它推动了传统管网修复技术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转型。相较于传统的开挖更换方式,内衬聚乙烯管材无需大规模破路施工,大幅降低了对交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该标准为相关行业制定了统一的产品质量评判准则,促进了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化。对于采购方而言,有了明确的技术参数作为参考,可以更好地筛选出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TZZB 1917-2020《管网修复用内衬聚乙烯管材》是一部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技术规范。它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更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机构遵循并践行这一标准,相信内衬聚乙烯管材将在更多场景中大放异彩,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管网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