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GNSS测量型OEM板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包括功能、精度、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本文件适用于GNSS测量型OEM板的设计、生产、检测和验收。
Title:TSSMT 2-2020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GNSS Measurement OEM Bo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NSS测量型OEM板是高精度定位应用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TSSMT 2-2020 GNSS测量型OEM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标准为这类产品的设计、生产与检测提供了权威指导。以下从关键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一、关键性能指标
1. 定位精度:包括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通常以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标准差表示。对于测量型OEM板,静态定位精度应达到毫米级,动态定位精度需保持在厘米级。
2. 捕获灵敏度:指在弱信号条件下仍能成功捕获卫星信号的能力,单位为dBHz。该值越小,表明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表现越好。
3. 跟踪灵敏度:衡量设备在接收到微弱信号时维持锁定状态的能力,同样以dBHz为单位。
4. 更新率:即每秒更新位置信息的次数,影响数据的实时性。高端产品一般支持至少10Hz以上的更新频率。
5. 多路径抑制能力:用于评估设备抵抗多路径效应干扰的能力,良好的抑制效果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6. 抗干扰性能:包括对各种人为或自然干扰源(如电磁波、噪声等)的防护水平。
7. 温度适应性:确保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性能。
二、测试方法
1. 定位精度测试:需要在一个已知精确坐标的位置上放置接收机,连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数据后计算均方根误差来评价精度。
2. 捕获灵敏度测试:通过逐渐降低输入信号强度直至无法捕捉到卫星为止,记录此时的信号强度作为捕获灵敏度值。
3. 跟踪灵敏度测试:当信号强度低于捕获阈值但仍高于跟踪阈值时,观察是否能持续锁定目标卫星信号。
4. 更新率测试:利用高速示波器或者专用软件监控输出数据流中的时间戳间隔,验证实际更新速率是否符合标称值。
5. 多路径抑制能力测试:构建模拟场景,在不同角度引入反射路径信号,比较有无反射情况下的定位结果差异。
6. 抗干扰性能测试:设置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干扰源,监测干扰前后信号质量变化以及定位偏差大小。
7. 温度适应性测试:将样品置于高低温箱内按照规定周期循环变化温度,并在此期间检查各项功能是否完好无损。
综上所述,《TSSMT 2-2020》标准为GNSS测量型OEM板提供了全面而严谨的技术规范框架,有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提升。各制造商应严格遵循此标准开展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工作,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