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GNSS测量型天线和参考站天线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包括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机械性能等。本文件适用于GNSS测量型天线和参考站天线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Title: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GNSS Surveying Antennas and Reference Station Antenna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SMT 1-2020是关于GNSS测量型天线和参考站天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的标准,该标准为确保GNSS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精度提供了指导。以下是对这一标准的关键内容进行的解读。
性能要求
1. 方向图特性:天线的方向图应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并且主波束宽度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此外,天线的旁瓣电平也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
2. 增益与效率:对于不同频段(如L1、L2等),天线的增益和辐射效率应当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这直接影响到接收机能够捕获的有效卫星数量以及定位精度。
3. 极化匹配:理想情况下,天线应该实现完全的圆极化或线极化,具体取决于设计目的。极化失配会降低信号强度,从而影响定位性能。
4. 多路径效应抑制能力:由于城市环境中建筑物反射等原因造成的多路径误差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标准规定了相关指标来评估天线对此类现象的抵抗能力。
5. 温度稳定性:考虑到工作环境可能存在的极端温度条件,要求天线在整个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电气参数表现。
6. 抗电磁干扰性能:为了防止其他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对GNSS信号造成干扰,天线还需具备一定的屏蔽效果。
测试方法
1. 方向图测量:采用远场法或者紧缩暗室内的近场扫描技术来进行方向图的精确测定。通过比较实测结果与理论模型之间的差异来验证方向图是否符合预期。
2. 增益测试:利用标准增益天线作为参照物,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待测天线和参考天线的输出功率水平,进而计算出增益值。
3. 极化特性分析:借助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工具检测天线输入端口处的电压驻波比(VSWR)以及S参数矩阵,以此判断其极化状态。
4. 多路径效应评估:设置模拟场景重现实际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状况,记录下由此带来的定位偏差大小,并据此评价天线的表现。
5. 环境适应性试验:包括高低温循环实验、湿热老化处理等多个项目,目的是检验产品能否长期稳定运行于恶劣环境下。
6. EMC兼容性检查: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相关规范执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测试,确保不会因为自身发射过多电磁能量而干扰周围其他装置正常运作。
总之,《TSSMT 1-2020》不仅明确了高性能GNSS测量型天线应有的各项关键性能指标,还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测试流程,这对于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制造商还是用户都应该严格遵循此标准,共同推动GNSS技术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