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咨询服务的内容、流程、成果交付及服务质量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中BIM技术应用的咨询服务。
Title: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00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1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TEJCCCSE 191-2025《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咨询服务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BIM咨询单位资质要求”的变化,深入解读这一条文的调整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意义。
新版本标准在BIM咨询单位的资质要求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相较于2018版,2025版更加注重咨询单位的技术能力与项目经验,而不仅仅是机构规模或人员数量。具体而言,新版标准明确了BIM咨询单位需具备以下几项核心条件:
一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BIM建模师、BIM工程师及BIM项目经理等,并要求这些人员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和项目经验;
二是强调BIM咨询单位应具备一定的BIM实施案例,且案例需覆盖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如住宅、商业、公共建筑等;
三是新增了对BIM软件平台使用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的要求,以适应当前BIM技术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的趋势。
这一变化的背后,反映出我国BIM技术应用正从“普及”阶段逐步向“深化”阶段过渡。过去,由于BIM技术尚处于推广初期,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凑人数”来满足资质要求,但这种方式难以保障BIM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新版标准的出台,正是为了推动BIM咨询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确保BIM技术真正发挥其在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的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条文的变化对BIM咨询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咨询单位需要重新评估自身的人员结构和技术能力,确保符合新标准的资质要求;其次,咨询单位应加强项目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在复杂项目中的BIM应用经验,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后,咨询单位还需加大对BIM软件平台和数据管理系统的投入,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而言,选择符合新标准的BIM咨询单位,有助于提高项目的BIM应用水平,降低因BIM实施不当带来的风险。同时,这也促使整个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推动BIM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TEJCCCSE 191-2025在BIM咨询单位资质要求方面的调整,不仅是标准内容的更新,更是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信号。理解并落实这一变化,对于推动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深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