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轮式拖拉机(组)作业载荷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条件、检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检测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轮式拖拉机(组)在田间作业时的载荷检测。
Title:Agricultural Machinery Operation Load Te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Part 3: Wheeled Tractors (Group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MA 14.3-2020《农业机械作业载荷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轮式拖拉机(组)》是针对轮式拖拉机及其机组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载荷检测的重要技术文件。该标准明确了检测的目的、适用范围、检测条件、检测方法以及结果评估等关键环节,为确保轮式拖拉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检测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准确测量和分析轮式拖拉机(组)在田间作业时的载荷数据,帮助制造商优化设计,提升产品性能,并指导用户合理使用设备,延长使用寿命。适用于额定功率在14kW至220kW之间的轮式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组成的机组。
检测条件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检测应在平坦、干燥且无明显坡度的地面上进行;
2. 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至+40℃之间;
3. 相对湿度不超过95%;
4. 风速小于5m/s;
5. 土壤含水量适中,避免过湿或过硬影响测试精度。
检测方法
# 1. 载荷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
选择合适的载荷传感器对于获得精确的数据至关重要。传感器需具备高灵敏度、良好线性度及稳定性的特点。安装位置应靠近关键受力点,如车桥两端、悬挂机构连接处等部位。
# 2. 数据采集系统设置
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同步记录多个通道上的压力、应力变化情况。设置采样频率不低于1kHz,以捕捉到瞬态载荷信息。同时,还应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干扰。
# 3. 实际工况模拟
根据不同的作业类型(如耕作、播种、收获等),分别设定相应的操作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速度、转向角度、负载大小等。确保每个测试条件下至少重复三次以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4. 结果分析
利用专业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详细的图表展示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波动幅度等特征量,结合理论计算验证实际表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结果评估
通过对上述步骤得出的数据进行全面综合考量后,可以对轮式拖拉机(组)的整体性能做出客观评价。如果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则应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改进设计方案;反之,则可据此制定更加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
总之,《农业机械作业载荷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轮式拖拉机(组)》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也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