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狼尾草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杂交狼尾草的机械化生产及其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Hybrid Penniset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杂交狼尾草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品种,其机械化生产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THXCY 023-2020《杂交狼尾草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这一过程提供了标准化指导。本文将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环节详细介绍该规程中的关键要点。
首先,在种子处理方面,规程强调了种子精选的重要性。要求使用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种子,并进行适当的晒种处理以增强发芽率。同时,还建议采用机械破壳或化学药剂软化种皮的方法来促进种子萌发。
其次,在播种阶段,规程指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播种期,通常是在春季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播种方式可以是条播或者穴播,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左右,每穴播种量控制在3-5粒之间。此外,机械化播种设备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播种效率与均匀度。
第三,关于田间管理,规程提出了合理的灌溉施肥方案。在生长初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进入拔节期后则要适当减少浇水量以防倒伏现象发生。肥料施用上主张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比例约为2:1:1,并且提倡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最后,在收获环节,规程明确了适宜的收割时间点——当植株高度达到1.8米左右且茎叶呈现黄绿色时即可开始采收。机械化割台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成品草的质量。因此,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熟练掌握各种机型的操作技巧。
总之,《杂交狼尾草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THXCY 023-2020)为实现高效优质的杂交狼尾草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