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电磁感应或电磁共振等技术实现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Title: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s in Motion Proc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T6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PSS 1010-2020《电动汽车运动过程无线充电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实现无线充电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这项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促进绿色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电动汽车运动过程无线充电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安全要求等内容。其中,系统组成部分涵盖了能量发射端、接收端以及控制单元等关键部件。能量发射端负责将电能转化为电磁场,通过空气间隙传递给接收端;而接收端则将接收到的电磁能转换为电能供车辆使用。控制单元则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它协调着发射与接收两端的工作状态,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性能指标方面,标准提出了对系统效率、频率范围、输出功率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例如,系统整体效率不得低于某一数值,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工作频率需限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避免干扰其他电子设备;输出功率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既要满足车辆充电需要,又要防止过充导致安全隐患。
安全性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标准明确指出,在任何情况下,系统都必须具备自我保护机制,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发生。此外,还强调了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要求系统不会产生超出允许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以免影响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测试方法部分则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南,用于验证上述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这些测试包括但不限于静态测试、动态测试、耐久性测试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
总之,《电动汽车运动过程无线充电方法》这一标准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设计依据,也为行业监管机构提供了执法参考。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相信这项标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推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