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领域中涉及移动机器人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相关方。
Title:TSSITS 101-2020 Term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Mobile Rob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5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SITS 101-2020《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术语》是中国在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这项标准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定义,确保了各方在交流时能够准确理解相关概念。以下是基于该标准的一些关键内容和解读:
1.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指能够在工厂或仓库等环境中自主导航并执行任务的机器人系统。这些机器人通常具备避障、路径规划等功能,并能与周边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2. 自主导航:指机器人无需人工干预即可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并作出决策以完成预定路径行走的能力。这包括SLAM(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的应用。
3. 路径规划:是根据当前环境状态及目标位置计算出一条或多条从起始点到终点的最佳路线的过程。它涉及到静态障碍物规避以及动态障碍物预测等多个方面。
4. 调度系统:负责管理多台移动机器人的协调工作,包括任务分配、优先级设定、冲突解决等。一个高效的调度系统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5. 安全边界:定义了机器人在其工作区域内不允许超越的安全界限。一旦检测到接近或超出此界限的情况,机器人应立即停止运动以保障人员安全。
6. 负载能力:表示机器人可以承载的最大重量,这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应用场景对负载需求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7. 充电模式:描述了机器人如何获取能量补充的方式,如接触式充电、无线充电等。快速便捷且可靠的充电机制对于保证连续作业非常重要。
8. 人机协作:强调了在有人类工作人员存在的环境下使用时应当遵循的安全准则和技术要求。例如设置紧急停止按钮、采用低速模式靠近人员等措施。
以上只是TSSITS 101-2020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标准还包括更多详细的定义和技术细节。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这类标准化文件将持续更新完善,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