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朱顶红商品种球采收的技术要求、采收时间、采收方法、质量分级和包装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朱顶红商品种球的采收、储存及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
Title:TDGHHX 001-2024 Specifications for Harvesting of Hippeastrum Commercial Bul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花卉市场需求的增长,朱顶红的商品种球种植和采收逐渐规范化。在此背景下,TDGHHX001-2024《朱顶红商品种球采收规范》的发布为行业提供了更科学、细致的操作指南。本文将以新旧版本中关于“种球分级标准”的差异为切入点,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度解读。
在旧版标准(假设编号为TDGHHX001-2023)中,种球分级主要依据直径单一指标,将种球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然而,这种简单的分类方式难以满足市场对种球品质的多样化需求。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优化调整,引入了综合评分体系:除了直径这一传统参数外,还增加了重量、饱满度以及表面损伤率三项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分值。例如,直径占总分40%,重量占30%,饱满度占20%,表面损伤率占10%。最终得分达到85分以上的种球定义为优等品;70至84分为合格品;低于70分则判定为次品并需剔除。
这一改变的意义在于更加全面地评估种球质量,避免因单一指标偏差导致优质资源浪费。比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仅凭直径判断,一些虽稍显瘦小但重量适中且无明显损伤的种球可能被错误归类。而采用综合评分后,这类种球有机会重新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那么如何正确执行这套新的分级标准呢?首先需要准备专业测量工具,如精密电子秤和游标卡尺,确保数据准确性;其次要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包括随机抽样、逐项检测记录等步骤;最后还需定期校准设备参数,保证长期一致性。此外,对于初次接触该标准的企业或农户而言,可以参考附录中的示例表格模拟演练,逐步熟悉各环节细节。
总之,新版标准通过细化量化标准提高了种球分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有助于推动朱顶红产业健康发展。希望从业者能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改进措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共同促进我国花卉行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