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船舶纵骨角焊缝机器人焊接的工艺要求、参数控制、设备条件及质量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机器人进行船舶纵骨角焊缝焊接的生产过程。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obotic Welding Process of Ship Longitudinal Girder Fillet Joints TCWAN 0039-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WAN 0039-2020《船舶纵骨角焊缝机器人焊接工艺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船舶制造中关键结构件焊接作业的技术标准。该规范的出台旨在提高船舶建造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并推动船舶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焊接前准备
在进行机器人焊接之前,必须确保所有待焊构件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选择、尺寸公差以及表面清洁度。对于纵骨角焊缝而言,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形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构件之间的定位精度,以保证焊接后结构的几何尺寸准确无误。
工艺参数设置
TCWAN 0039-2020详细规定了机器人焊接时应采用的具体工艺参数,如电流强度、电压水平、焊接速度等。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焊接质量的好坏。例如,过高的电流可能会导致焊缝熔深过大,而过低则可能造成未焊透现象。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需根据具体工件材质及厚度调整相应的焊接参数。
操作流程
1. 编程与调试:首先由技术人员编写机器人程序,并通过模拟运行来检查路径是否正确。
2. 试焊检验: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试焊,评估焊缝成型效果及力学性能。
3. 正式焊接:确认无误后开始批量生产。
4. 质量检测:焊接完成后应对每条焊缝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超声波探伤或射线检测等方式。
注意事项
- 应定期维护保养焊接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
- 在恶劣环境下作业时,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电弧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总之,《船舶纵骨角焊缝机器人焊接工艺规范》为船舶制造业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焊接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随着技术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先进的焊接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进一步推动行业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