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采棉纤维低损伤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设备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机械化采摘的棉花在加工过程中减少纤维损伤的操作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w-damage Processing of Machine-picked Cotton Fib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W43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ZSAQS 001-2020机采棉纤维低损伤加工技术规程》是一份重要的行业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流程减少机采棉在处理过程中的纤维损伤,提升棉花的整体品质。以下为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实施要点: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机械采摘方式收获的棉花纤维,在后续加工环节中如何有效降低纤维断裂率及强度损失的技术指导。
二、术语定义
明确了“机采棉”、“纤维损伤”等关键概念的具体含义,确保行业内对于相关术语有统一理解。
三、加工前准备
要求对采摘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同时需对原料棉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包括含杂量、水分含量等指标。
四、加工工艺要求
1. 开松处理:采用柔和的方式逐步开松棉块,避免强力撕扯导致纤维断裂。
2. 清理净化:利用高效除尘装置去除杂质,但要注意控制风速,防止吹断纤维。
3. 梳理分梳:合理调整梳理机参数,保证分梳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纤维完整度。
4. 牵伸卷绕:优化牵伸比和速度设置,确保纤维顺利过渡到下一工序。
五、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厂全程跟踪记录各项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环境保护
强调在加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水废气排放,妥善处置废弃物,实现绿色生产。
七、培训考核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操作竞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八、持续改进
鼓励企业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积极采纳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显著改善机采棉的质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