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采用中医药诊疗的基本原则、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本文件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诊疗的医务人员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诊治工作。
Title: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Part 25: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imary Car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但排除了过量饮酒或其他明确的肝脏损伤因素。该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较为多见,中医药在防治NAFLD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NAFLD的发生与脾虚湿盛、痰浊内生、肝郁气滞等因素密切相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治。例如,对于湿热蕴结型患者,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以清热利湿;而对于肝郁气滞型,则宜采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来疏肝解郁。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改善NAFLD的重要措施。
此外,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在缓解NAFLD症状方面也显示出良好效果。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丰隆、阳陵泉等,通过调节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总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与传统中医理论,采取综合干预策略能够更有效地管理NAFLD,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层医生需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技能,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