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原则、常用治疗方法及基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的中医师及相关医务人员。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Part 7: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rimary Care Physician Edi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给基层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TCACM 1318.7-2019 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的第7部分专门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详细的中医诊疗指导,为基层医生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诊疗依据。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胃黏膜上皮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该病在中医中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病因病机多与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湿热内蕴等因素相关。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发展阶段及伴随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在治疗原则方面,《指南》指出应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等用于健脾益气;丹参、赤芍、川芎等用于活血化瘀;黄连、黄芩、蒲公英等用于清热解毒。此外,针灸疗法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内关等,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胃部微循环,促进病变组织修复。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指南》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食物。同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癌前病变。
基层医生在应用《指南》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水平。通过规范化诊疗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