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弓蛔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医生及相关从业人员对弓蛔虫病的诊疗和防控工作。
Title:TCADERM 3027-2020 Standard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oxocaria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弓蛔虫病是一种由犬弓蛔虫或猫弓蛔虫的幼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常见于人类尤其是儿童。该病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相关的诊治规范显得尤为重要。TCADERM 3027-2020《弓蛔虫病诊治规范》正是为了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弓蛔虫病而编制的标准文件。
病因与流行病学
弓蛔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犬弓蛔虫(Toxocara canis)和猫弓蛔虫(Toxocara cati),这些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狗和猫的小肠中。人类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土壤、沙土或食用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等途径感染弓蛔虫卵。儿童由于卫生习惯较差,更容易成为高风险人群。
临床表现
弓蛔虫病的症状多样且不特异,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发热、咳嗽、腹痛、肝肿大等症状。眼部受累时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脏型和眼型两种类型。
诊断方法
1. 流行病学史:询问患者是否有接触宠物粪便或污染环境的历史。
2.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感染的一个指标。
- 免疫学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3.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波可以帮助发现肝脏或其他器官的病变。
4. 病理活检: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确认诊断。
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首选阿苯达唑(Albendazole),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日400mg,分两次服用,疗程一般为3天。儿童则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2. 支持疗法:包括对症处理,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3. 并发症处理:对于严重病例,特别是眼部受累者,可能需要眼科专家会诊并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弓蛔虫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给宠物驱虫、妥善处理宠物粪便、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结论
TCADERM 3027-2020《弓蛔虫病诊治规范》为弓蛔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遵循这一标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同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也是预防弓蛔虫病的重要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