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科系列常见病中,针对小儿腹泻的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小儿腹泻相关中药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及制药企业。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rials for Common Pediatric Diseases - Part 4: Pediatric Diarrhea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333.4-2019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 第4部分:小儿腹泻》旨在为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试验提供系统性的指导。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从试验设计到结果评估的各个环节,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试验设计阶段,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包括评估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剂量效应关系等。研究对象的选择应严格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通常选取年龄在1个月至14岁之间、符合腹泻诊断标准的患儿。样本量的确定需基于统计学方法,以保证研究有足够的统计效能。
试验方案中应详细描述干预措施,如药物成分、给药途径、频率及疗程等,并设立对照组(可选择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同时,要制定详细的访视计划,定期记录患儿的症状变化、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安全性监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密切关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必要时进行独立的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审查。此外,在试验过程中还应遵守伦理原则,获得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数据收集与管理方面,要求采用统一的标准操作程序来保证数据质量,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时录入并妥善保存所有相关信息。对于数据的分析,则应当按照预先设定的统计分析计划执行,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最后,在撰写研究报告时,除了报告主要疗效指标外,还应该全面披露次要结局变量、探索性分析结果以及可能影响结果解释的因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研究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