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脐火疗法的技术操作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适应症与禁忌症。本文件适用于开展脐火疗法的医疗机构、保健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re-diseas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Umbilical Fire Therapy
中国标准分类号:无具体分类号(团体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医疗卫生相关服务)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脐火疗法是中医治未病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TCACM 1094-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该疗法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为宗旨。实施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安全有效。
首先,选择合适的艾灸材料至关重要。应选用优质艾绒,其色泽灰白、质地柔软、气味清香。将艾绒制成直径约1.5厘米的艾柱备用。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在肚脐部位涂抹少量凡士林润滑皮肤,然后将艾柱垂直放置于肚脐正中,点燃后进行施灸。每根艾柱燃烧至剩余三分之一时更换新的艾柱,一般每次治疗使用7到9根艾柱。
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操作并处理。治疗结束后清理局部残留物,叮嘱患者当天勿洗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此疗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但孕妇及腹部有急性炎症者禁忌使用。临床应用时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方案,确保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