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面瘫病检测中的操作规范、设备要求、图像采集与分析方法以及结果判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面瘫病进行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frared Thermography Detection of Facial Paralysis in TCM Preventiv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92-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之红外热成像面瘫病检测技术规范》解读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测手段,在中医治未病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标准从技术原理、操作流程到结果分析等方面,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面瘫病检测中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指导。
首先,标准明确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它通过捕捉人体表面的红外辐射,生成热图,反映机体组织的温度分布情况。这种技术能够灵敏地捕捉到面部微小的温度变化,为早期发现面瘫病提供重要依据。
在操作流程上,标准详细规定了受检者的准备要求、检测环境条件以及设备校准步骤。受检者需保持放松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食刺激;检测室应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数据准确性;设备需定期进行精确度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可靠。
关于检测部位,标准指出应重点对面部的额部、眼部、鼻部、口部及下颌区域进行扫描。这些部位是面神经功能的关键区域,其温度异常往往预示着潜在的面瘫风险。
结果分析部分,标准提出了科学的评估方法。通过对热图的对比分析,可以判断面部温度的对称性与均匀性。若发现某区域温度显著偏离正常范围,则需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诊断。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操作人员需经过系统培训,熟练掌握仪器使用技巧及数据分析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TCACM 1092-2018》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面瘫病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规范,对于促进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