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艾灸技术的操作规范、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及应用场景。本文件适用于从事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
Title:TCACM 1075-201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Management - Specification for Moxibustion Techniques in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075-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之艾灸》解析
艾灸作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预防疾病、保健养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TCACM 1075-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的规定,艾灸的操作应遵循以下要点: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艾灸适用于虚寒性疾病、慢性病调理及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但对实热证、阴虚火旺者以及皮肤破损处应慎用或禁用。
二、艾灸材料的选择
选用优质艾绒作为主要材料,要求艾绒纯净、无杂质、气味清香。同时需配备适宜的艾条或艾柱,并确保器具清洁卫生。
三、操作流程
1. 患者体位:采取舒适、放松的姿势,便于施灸部位充分暴露。
2. 施灸部位:依据病情辨证选取相应的穴位或区域进行施灸。
3. 点燃艾条或艾柱:采用安全的方式点燃后,保持适当距离施灸。
4. 施灸时间:一般每次每穴10-15分钟,具体时间视患者耐受程度而定。
5. 注意事项: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防止烫伤等意外发生。
四、疗效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变化来评估艾灸效果,如症状缓解情况、体质改善状况等。
五、安全防护
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做好环境准备,保证空气流通,避免火灾隐患。
六、个体化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案,比如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艾灸的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TCACM 1075-2018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艾灸》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艾灸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个人经验不断优化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