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治未病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的规范与评价。
Title: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Institution Servic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ve Care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与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评价规范解读》
在中医治未病理念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TCACM 1072-2018《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评价规范》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这两项标准从服务内容、流程到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和养生保健机构进行了全面规范。
首先,《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明确了治未病服务的基本原则。该规范强调个性化服务,要求根据个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方案。同时,规范还规定了包括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干预措施实施以及效果跟踪在内的完整服务流程。在服务过程中,应注重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综合调理,如针灸、推拿、药膳等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并强调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培养。
其次,《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评价规范》则侧重于机构自身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规范提出了资质要求,即机构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且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人员配置方面,不仅需要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医师或技师,还需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工作。此外,在设施设备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比如诊疗区域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达标等。
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具体落实情况,《规范》还特别强调了信息记录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档案建立还是每次治疗过程中的详细记载都必须准确无误地保存下来,以便后续查阅分析以及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另外,在收费环节上也要做到公开透明,不得存在欺诈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鼓励创新与发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例如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远程咨询预约服务;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推送适合不同人群的健康建议等等。
总之,《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与《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评价规范》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旨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机构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大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