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ACM 1120-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经前期烦躁障碍

    TCACM 1120-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经前期烦躁障碍
    中医治未病经前期烦躁障碍调理预防
    18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5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中医理论的经前期烦躁障碍的治未病实践方法、评估指标和干预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对经前期烦躁障碍进行预防和调理。
    Title:TCACM 1120-2018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in TCM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TCACM 1120-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经前期烦躁障碍
  • 拓展解读

    《TCACM 1120-2018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经前期烦躁障碍》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系统性的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以改善和预防经前期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的发生和发展。以下从中医理论、诊断方法、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在中医理论层面,PMDD属于“经行情志异常”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肝郁气滞、脾虚湿盛、肾精亏虚等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若情志不畅或压力过大,则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生化不足,湿浊内生;肾藏精,肾精亏损则身体失养,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情绪波动、乳房胀痛等。因此,在治疗上需注重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

    其次,关于诊断方法,《指南》强调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一方面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解病情轻重缓急;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此外,《指南》还特别指出,对于疑似病例,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确保诊断准确性。

    针对干预措施,《指南》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针灸疗法:选取太冲、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刺激,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中药调理:根据个体差异开具个性化处方,如柴胡疏肝散加减用于肝郁气滞型患者;推拿按摩:通过对腹部及背部特定部位施加适当力度的操作促进血液循环;食疗建议:推荐食用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粥等。

    最后,在健康教育方面,《指南》倡导建立长期跟踪随访制度,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观念。例如保持规律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TCACM 1120-2018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经前期烦躁障碍》不仅继承了传统中医药学精髓,而且融入了当代健康管理理念,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并灵活运用其中内容,为广大女性同胞带来福音。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ACM 1101-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中药蜡疗推弹法干预淋巴水肿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