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学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置的流程、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各级各类学校的肺结核防控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School Tuberculosis Patient Close Contact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学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置规范》(TCHATA 003-2020)是由中国卫生行业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学校中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和处理流程。该标准对于保障校园公共卫生安全、防止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背景与意义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学校这样的集体环境中,一旦出现肺结核病例,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因此,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密切接触者是控制肺结核在学校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筛查对象确定
根据TCHATA 003-2020的规定,需要进行筛查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患者所在班级的所有学生;
2. 与患者同宿舍的学生;
3. 经常接触的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
4. 其他可能因活动轨迹重叠而存在较高暴露风险的人群。
筛查方法
标准提出了多种筛查手段供选择使用,具体如下:
- 询问病史:了解被筛查者是否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以及是否接触过已知肺结核患者。
- 胸部X光检查:这是最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之一,能够有效识别出潜在感染者。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 或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这两种方法可用于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是否存在免疫反应。
- 痰涂片显微镜检查 和 痰培养:当怀疑急性活动性肺结核时可采用这些更为精确的方法来确认诊断。
处置措施
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中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则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管理:
1. 隔离治疗: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个体应立即接受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实行适当隔离直至传染性消失。
2. 预防性服药:对于PPD强阳性但无临床症状者,在充分知情同意后可给予异烟肼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3. 健康教育:向全体师生普及有关肺结核的基本知识及其防控要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 环境改善:加强教室、宿舍通风换气频率,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减少病原体滞留时间。
5. 随访观察:建立完善的追踪体系,确保每位受检人员都能按时复诊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TCHATA 003-2020为我国学校应对肺结核突发事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园内肺结核暴发的风险,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