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用微孔铜箔集流体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用微孔铜箔集流体。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rous Copper Foil Current Collector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锂离子电池是现代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而微孔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表现。《TCSTM 00248-2020 锂离子电池用微孔铜箔集流体》这一标准的发布,为微孔铜箔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
微孔铜箔是一种在铜箔表面或内部制造出微小孔洞的材料,这些孔洞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速率。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微孔铜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技术要求方面,标准对微孔铜箔的厚度、孔隙率、孔径大小及分布、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微孔铜箔的厚度通常在6μm到50μm之间,孔隙率一般不低于30%,孔径则多集中在1μm至10μm范围内。这些参数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的电池设计需求来确定。
试验方法部分,标准推荐了多种检测手段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显微镜法测定孔径大小与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法观察表面形貌、拉力试验机测试机械性能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环境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要求所有实验均应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并保持温度和湿度稳定。
检验规则明确了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以及判定规则。对于每一批次的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查,只有当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时才能视为合格产品出厂。同时,当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原材料变更、生产工艺调整)需要重新进行全面评估时,则应启动型式检验程序。
最后,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环节上,标准也给出了具体指导。要求产品外包装上清晰标注生产日期、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与碰撞;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远离腐蚀性物质。
总之,《TCSTM 00248-2020 锂离子电池用微孔铜箔集流体》不仅规范了微孔铜箔的技术标准,也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了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出现,进一步促进锂电池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