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内容结构、评价方法和报告格式。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企业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及报告编制工作。
Title:Compilation Details for Coal Mine Rockburst Hazard Assessment Report
中国标准分类号:D32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XDZ 057-2020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报告编制细则》是指导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规范。该细则从评价原则、内容、方法到报告编制等方面,系统规范了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在编制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报告时,首先要明确评价目的和范围,确保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报告应包括矿区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冲击地压历史数据等基础资料的详细分析。这些基础资料为后续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危险性评估是报告的核心部分,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经验类比法、数值模拟法和现场监测法等。经验类比法通过对比类似矿井的实际案例来预测潜在风险;数值模拟法则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现场监测法则通过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掌握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
此外,在报告中还应当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这些建议应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涵盖采掘布置调整、支护设计优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形成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最后,报告编制完成后,要经过严格审查才能投入使用。审查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提出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报告在预防煤矿冲击地压事故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