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鉴定方法、结果判定及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煤矿及其他矿井中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的鉴定工作。
Title:Detailed Implementation Rul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al (Rock) Strata Impact Pronen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XDZ 056-2020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实施细则》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煤矿企业进行煤层和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的重要技术规范。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鉴定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开采过程中因冲击地压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与煤矿生产安全。
标准中明确了冲击倾向性鉴定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强调了鉴定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标准规定,冲击倾向性鉴定应包括物理特性测试、动态破坏特性和动态破坏指数计算等内容。其中,物理特性测试主要测定煤或岩石的密度、孔隙率等基本参数;动态破坏特性则需评估材料在受到外部能量冲击时的表现,如峰值强度、弹性模量等;而动态破坏指数则是综合上述各项指标得出的一个关键评价参数,用以判断煤层或岩层是否具有冲击倾向以及其程度如何。
此外,该标准还对鉴定过程中的样品采集、实验设备选择、数据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在样品采集环节,要求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并且尽量避免采样过程中对样品造成损伤;对于实验设备的选择,则需要满足精度高、稳定性好等条件,同时定期校准维护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在数据处理上,提倡采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手段,结合实际工况条件,全面客观地反映煤层或岩层的冲击倾向性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TSXDZ 056-2020》特别强调了鉴定报告编制的重要性,要求报告内容详实完整,不仅要包含鉴定依据、方法、步骤及结果,还要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具体建议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调整开采布局、优化支护方案、加强监测预警等多个方面,目的是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冲击地压风险,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总之,《TSXDZ 056-2020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实施细则》为煤矿企业开展冲击倾向性鉴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南,有助于提升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共同推动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