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井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内容结构、数据处理与表达方式。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井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普查报告编制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Compilation Details of Hidden Disaster-Inducing Geological Factors Investigation Report for Underground 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井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细则(TSXDZ 011-2020)是指导煤矿企业系统排查和评估可能导致矿难的隐蔽性地质问题的重要依据。该细则明确了普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内容深度以及技术方法,旨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首先,在编制普查报告时,应全面收集矿区内的地质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地层分布、构造特征等信息。同时,要结合以往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
其次,对于煤层顶底板稳定性、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需采用多种勘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详细探查。例如利用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来识别隐伏断层位置及其活动性;通过钻探取样分析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等。
此外,还应当重视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考察工作,特别是老空积水区、采空区积水状况等内容。这一步骤对于预防透水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置专门监测点定期记录地下水位动态,并建立预警机制。
最后,在完成所有数据采集与处理之后,需要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完整的普查报告。报告中不仅要客观描述发现的各项隐患情况,还要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建议,并明确责任主体及时限要求。这样才能够有效指导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