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卷曲形绿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卷曲形绿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Curled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BTSS 001-2020《卷曲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是中国茶叶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它详细规定了卷曲形绿茶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的整个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这项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卷曲形绿茶的产品质量,还对促进茶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鲜叶采摘
鲜叶是茶叶品质的基础,因此在采摘时需严格遵循标准中的规定。采摘时间通常选择在晴天上午或傍晚,避免雨天和高温时段,以确保鲜叶的新鲜度和活力。采摘的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这样的鲜叶既能保证茶叶的嫩度,又能兼顾产量。
杀青工序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阻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保持茶叶的绿色。根据标准,杀青温度应控制在180℃至220℃之间,时间为30秒至60秒。操作过程中要均匀翻炒,使鲜叶受热均匀,防止出现焦边或生青现象。
揉捻成型
揉捻是形成卷曲形绿茶独特外形的重要环节。标准中指出,揉捻应采用适度的压力和时间,一般先轻后重,再轻的原则。具体来说,初次揉捻压力较小,持续约5分钟;第二次增加压力,持续10分钟左右;最后再次轻压,持续5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塑造茶叶的卷曲形态,同时保持细胞破碎率适中,有利于后续干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
干燥处理
干燥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温度设定在80℃至100℃,目的是快速蒸发水分,稳定茶叶品质。经过初烘后的茶叶进入足干阶段,此时温度降低至50℃至70℃,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去除多余水分,并提升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在整个干燥过程中,需要不断翻动茶叶,确保受热均匀,避免出现色差或焦味。
成品检验与包装
成品茶在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感官和理化指标检测,包括色泽、香气、滋味以及水分含量等项目。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进行包装上市。包装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且具备良好防潮性能的材质,确保茶叶在储存期间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保持原有的品质。
总之,《卷曲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THBTSS 001-2020为卷曲形绿茶的加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积极作用。从业者应当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不断创新优化生产工艺,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