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BIM协同管理的总体要求、模型创建与交付、协同工作流程、信息管理及应用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的BIM协同管理活动。
Title:Guidelines for BIM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PSTC 36-2019城市轨道交通BIM协同管理指南》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通过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协同管理水平。该标准从多个层面规范了BIM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应用,为行业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
首先,在项目规划阶段,该标准强调了BIM模型的建立与数据交换的重要性。要求各方在项目初期就明确BIM模型的创建标准和数据格式,确保所有参与方能够共享同一套基础数据。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还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使项目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在设计阶段,标准提出了详细的BIM模型深化设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模型精度控制、专业间协调以及碰撞检测等内容。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设计冲突问题,从而降低施工阶段可能产生的变更成本。
再者,在施工阶段,标准特别关注了基于BIM技术的质量安全管理。它建议利用BIM平台进行进度跟踪、资源调度及安全监控等工作。例如,通过对施工现场三维模型的实时更新,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对于运营维护阶段,该标准同样给出了指导意见。它提倡将竣工后的BIM模型转化为运维阶段使用的资产管理数据库,以便于后期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设施使用寿命,还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TCSPSTC 36-2019城市轨道交通BIM协同管理指南》还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意味着所有相关单位都必须遵循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确保信息流畅通无阻,从而实现真正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总之,《TCSPSTC 36-2019城市轨道交通BIM协同管理指南》是一部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行业规范,它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这一标准的全面实施,相信未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会变得更加高效、智能且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