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宜昌毛尖茶的加工工艺要求、加工环境与设备、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宜昌毛尖茶的生产加工及质量管理。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ichang Maojia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宜昌毛尖作为湖北名茶之一,其独特的加工工艺是保证茶叶品质的关键。《TYCCY 002-2020 宜昌毛尖加工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技术要求,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鲜叶采摘环节,规程明确指出应选择晴天上午9时至11时或下午3时后进行,此时鲜叶含水量适中且内质最佳。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确保原料嫩度一致。同时,采摘过程中要轻采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杀青阶段采用锅式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80℃-220℃之间,投叶量根据设备大小调整,以保证杀青均匀。杀青时间约为2-3分钟,当鲜叶失去光泽、叶色转暗、青草气消失即可出锅。此过程需注意翻炒手法,既要防止焦边,又要确保杀青彻底。
揉捻工序则强调适度加压,初期轻揉后期重揉,使茶叶形成紧结条索。揉捻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解块散热一次。揉捻完成后,茶叶需摊凉回潮,以便后续工序更好地成型。
干燥环节分初烘和足干两步完成。初烘温度设定在100℃-120℃,时间为15-20分钟;足干则需降低温度至80℃左右,持续约30分钟直至含水量降至6%以下。整个干燥过程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产生焦味。
最后,在成品包装前还需对茶叶进行分级筛选,剔除黄片、老梗等杂质,确保产品质量整齐划一。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储存环境保持干燥通风,温度不超过25℃,相对湿度低于65%,以延长保质期。
该规程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宜昌毛尖的整体品质,也为其他地方特色茶类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高茶叶附加值,促进当地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