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藏羊放牧的技术要求,包括放牧季节安排、放牧密度控制、轮牧制度实施、草场管理及藏羊饲养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西藏自治区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地区的藏羊放牧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zing of Tibetan Sheep on High-cold Grasslands of Needle-grass in Northern Tib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XCY 014-2020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藏羊放牧技术规程》是一份专门针对藏北地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上藏羊放牧活动的技术规范文件。该标准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藏羊的生产性能,同时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适用范围与目标
本规程适用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地区,特别是以紫花针茅为主的高寒草原区域。其主要目标是指导牧民在不同季节合理安排藏羊的放牧活动,确保羊群健康生长的同时,避免过度放牧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
二、放牧制度设计
根据季节变化特点,将全年划分为四个放牧阶段:春季(3月至5月)、夏季(6月至8月)、秋季(9月至11月)以及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放牧策略。例如,在春季重点恢复羊只体况,控制放牧强度;夏季则注重充分利用优质牧草资源,促进羊群增重;秋季加强营养补充准备越冬;冬季采取暖棚补饲等方式保障基本生存需求。
三、草地管理要点
为了维持良好的草地生态系统平衡,规程强调实施轮牧制度。即按照一定周期轮流使用不同的牧场地块,并留出足够时间让被利用过的草地自然恢复。此外还提倡采用围栏隔离等物理手段划定固定放牧区,减少人为干扰频率。同时要求定期监测草场覆盖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标,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四、疾病防控措施
鉴于高寒环境下容易出现寄生虫感染等问题,规程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建议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驱虫处理,并且建立完善的免疫接种计划表。对于常见传染病如口蹄疫等,则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疫苗注射工作。另外还需注意观察羊群行为习性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隔离诊治。
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遵循此规程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单产水平,还能有效延长草场使用寿命。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减轻牧民经济负担并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为这一产业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
六、结语
综上所述,《THXCY 014-2020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藏羊放牧技术规程》是一部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重要文献。它为我们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南,使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时有了更加可靠依据。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特色畜牧业健康发展!